公与憩小说730章,杜甫的诗集和他的简介
作者:本站作者 人气: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公与憩小说730章,以及杜甫的诗集和他的简介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杜甫的诗集和他的简介
杜甫诗集
·卷一(46首)
方舟子编校
编校说明
几年来我陆续输入了三百来首杜诗,并试图编一册电子版
杜诗选。最近施铁民(davidsteelman)先生寄来大五码的全唐
诗,我即抽出其中的杜诗,转成国标码,做了增补、校对,并
以编年为序重新编排,编成二十卷。校对、编排参照中华书局
所出的《读杜心解》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所出的《杜诗镜诠》。
为方便阅读,凡国标所无的生僻异体字均以较常见的通用字取
代,异文一般也只选较通行的,不一一注明。
方舟子一九九七年七月
卷一
(开元、天宝间,公居东都,游齐、赵及归京师作。)
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
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一作灵)籁,
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
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
令人发深省。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时甫父闲为兖州司马)
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岳岱,
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
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
临眺独踌躇。
题张氏隐居二首
春山无伴独相求,
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
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
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
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
邀人晚兴留。
霁潭□(“檀”换鱼旁)发发,
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
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
归醉每无愁。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
秋水清无底,
萧然静客心。
椽曹乘逸兴,
鞍马到荒林。
能吏逢聊璧,
华筵直一金。
晚来横吹好,
泓下亦龙吟。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秋水通钩洫,
城隅进小船。
晚凉看洗马,
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
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
遥忆旧青毡。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东岳云峰起,
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
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
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
骑马到阶除。
巳上人茅斋
巳公茅屋下,
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
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
天棘蔓青丝。
空忝许询辈,
难酬支遁词。
房兵曹胡马诗
胡罩改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画鹰
素练风霜起,
苍鹰塌笑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
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
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
毛血洒平芜。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宋公旧池馆,
零落首阳阿。
枉道祗从入,
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
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
悲风日暮多。
夜宴左氏庄
风林纤月落,
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
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
看(一作说)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
扁舟意不忘。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
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二仪积风雨,
百谷漏波涛。
闻道洪何坼,
遥连沧海高。
职司忧悄悄,
郡国诉嗷嗷。
舍弟卑栖邑,
防川领簿曹。
尺书前日至,
版筑不时操。
难假鼋鼍力,
空瞻乌鹊毛。
燕南吹畎亩,
济上没蓬蒿。
螺蚌满近郭,
蛟螭乘九皋。
徐关深水府,
碣石小秋毫。
白屋留孤树,
青天失万艘。
吾衰同泛梗,
利涉想蟠桃。
赖倚天涯钓,
犹能掣巨鳌。
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垒土为山,
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旁
植慈竹,盖兹数峰,□(上山下钦)岑婵娟,宛有尘外
格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
一匮功盈尺,
三峰意出群。
望中疑在野,
幽处欲生云。
慈竹春阴覆,
香炉晓势分。
惟南将献寿,
佳气日氤氲。
龙门
龙门横野断,
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近,
物衫判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
川陆日悠哉!
相阅征途上,
生涯尽几回?
李监宅二首(一作李盐铁)
尚觉王孙贵,
豪家意颇浓。
屏开金孔雀,
褥隐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
谁看异味重。
门阑多喜色,
女婿近乘龙。
华馆春风起,
高城烟雾开。
杂花分户映,
娇燕入帘回。
一见能倾座,
虚怀只爱才。
盐官虽绊骥,
名是汉廷来。
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
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膻,
蔬食常不抱。
岂无青精饭,
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
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
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
方期拾瑶草。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东藩驻皂盖,
北渚临清河。
海右此亭古,
济南名士多。(原注:时邑人蹇处士在座)
云山已发兴,
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
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
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
从公难重过。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
(原注:时李之芳自尚书郎出齐州制此亭)
新亭结构罢,
隐见清湖阴。
迹籍台观旧,
气冥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
遗堞感至今。
芳宴此时具,
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
筵秩宴北林。
不阻蓬荜兴,
得兼梁甫吟。
暂如临邑,至〔山昔〕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
野亭逼湖水,
歇马高林间。
鼍吼风奔浪,
鱼跳日映山。
暂游阻词伯,
却望临青关。
霭霭生云雾,
唯应促驾还。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
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
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
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
谁欲讨□(艹专)羹?
不愿论簪笏,
悠悠沧海情。
郑驸马宅宴洞中
主家阴洞细烟雾,
留客夏簟青琅〔王干〕。
春酒杯浓琥珀薄,
冰浆碗碧玛瑙寒。
误疑茅屋过江麓,
已入风磴霾云端。
自是秦楼压郑谷,
时闻杂佩声珊珊。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今夕行
今夕何夕岁云徂,
更长烛明不可孤。
咸阳客舍一事无,
相与博塞为欢娱。
冯陵大叫呼五白,
袒跣不肯成枭卢。
英雄有时亦如此,
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
家无儋石输百万。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特进群公表,
天人夙德升。
霜蹄千里骏,
风翮九霄鹏。
服礼求毫发,
推思忘寝兴。
圣情常有眷,
朝退若无凭。
仙醴来浮蚁,
奇毛或赐鹰。
清关尘不杂,
中使日相乘。
晚节嬉游简,
平居孝义称。
自多亲棣萼,
谁敢问山陵?
学业醇儒富,
词华哲匠能。
笔飞鸾耸立,
章罢凤骞腾。
精理通谈笑,
忘形向友朋。
寸长堪缱绻,
一诺岂骄矜?
巳忝归曹植,
何知对李膺。
招要恩屡至,
崇重力难胜。
披雾初欢夕,
高秋爽气澄。
尊□(上三“田”下“缶”)临极浦,
凫雁宿张灯。
花月穷游宴,
炎天避郁蒸。
砚寒金井水,
檐动玉壶冰。
瓢饮唯三径,
岩栖在百层。
谬持蠡测海,
况邑酒如渑。
鸿宝宁全秘,
丹梯庶可凌。
淮王门有客,
终不愧孙登。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有美生人杰,
由来积德门。
汉朝丞相系,
梁日帝王孙。
蕴藉为郎久,
魁梧秉哲尊。
词华倾后辈,
风雅蔼孤骞。
宅相荣姻戚,
儿童惠讨论。
见知真自幼,
谋拙愧诸昆。
漂荡云天阔,
沈埋日月奔。
致君时已晚,
怀古意空存。
中散山阳锻,
愚公野谷村。
宁纡长者辙,
归老任乾坤。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有客传河尹,
逢人问孔融。
青囊仍隐逸,
章甫尚西东。
鼎石分门户,
词场继国风。
尊荣瞻地绝,
疏放忆途穷。
浊酒寻陶令,
丹砂访葛洪。
江湖漂短褐,
霜雪满飞蓬。
牢落乾坤大,
周流道术空。
谬惭知蓟子,
真怯笑扬雄。
盘错神明惧,
讴歌德义丰。
尸乡馀土室,
谁话(一作难说)祝鸡翁?
赠韦左丞丈济
左辖频虚位,
今年得旧儒。
相门韦氏在,
经术汉臣须。
时议归前烈,
天伦恨莫俱。
〔令鸟〕原荒宿草,
凤沼接亨衢。
有客虽安命,
衰落岂壮夫!
家人忧几杖,
甲子混泥途。
不谓矜馀力,
还来谒大巫。
岁寒仍顾遇,
日暮且踟蹰。
老骥思千里,
饥鹰待一呼。
君能微感激,
亦足慰榛芜。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裤不饿死,
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
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
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
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
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
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
行歌非隐沦。
骑驴三十载,
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
〔焱欠〕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
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
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
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
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
只是走逡逡。
今欲东入海,
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
回首清谓滨。
常拟报一饭,
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
万里谁能驯?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配极元都□(“门”内“必”),
凭高禁御长。
守祧严具礼,
掌节镇非常。
碧瓦初寒外,
金茎一气旁。
山河扶绣户,
日月近雕梁。
仙李蟠根大,
猗兰奕叶光。
世家遗旧史,
道德付今王。
画手看前辈,
吴生远擅场。
森罗移地轴,
妙绝动宫墙。
五圣联龙衮,
千官列雁行。
冕旒皆秀发,
旌旆尽飞扬。
翠柏深留景,
红梨迥得霜。
风筝吹玉柱,
露井冻银床。
身退卑周室,
经传拱汉皇。
谷神如不死,
养拙更何乡?
高都护骢行
安西都护胡青骢,
声价〔焱欠〕然来向东。
此马临阵久无敌,
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
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
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铁,
交河几蹴会冰裂。
五花散作云满身,
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
走过掣电倾城知。
青丝络头为君老,
何由却出横门道?
赠翰林张四学士
翰林逼华盖,
鲸力破沧溟。
天上张公子,
宫中汉客星。
赋诗拾翠殿,
佐酒望云亭。
紫诰仍兼绾,
黄麻似六经。
内颁(一作分)金带赤,
恩与荔枝青。
无复随高凤,
空余泣聚萤。
此生任春草,
垂老独漂萍。
倘忆山阳会,
悲歌在一听。
赠陈二补阙
世儒多汨没,
夫子独声名。
献纳开东观,
君王问长卿。
皂雕寒始急,
天马老能行。
自到青冥里,
休看白发生。
冬日有怀李白
寂寞书斋里,
终朝独尔思。
更寻嘉树传,
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
还丹日月迟。
未因乘兴去,
空有鹿门期。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
重与细论文?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巢父掉头不肯住,
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流天地间,
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
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一作玉女)回云车,
指点虚无引归(一作是征)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
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
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馀,
清夜置酒临前除。
罢琴惆怅月照席,
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穴见李白,
道甫问讯今何如?
兵车行
车辚辚,
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廷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
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高标跨苍穹,
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
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
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
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
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
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
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
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
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
日晏昆仑邱。
黄鹄去不息,
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
各有稻粱谋。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赤县官曹拥才杰,
软裘快马当冰雪。
长安苦寒谁独悲?
杜陵野老骨欲折。
南山豆苗早荒秽,
青门瓜地新冻裂。
乡里儿童项领成,
朝廷故旧礼数绝。
自然弃掷与时异,
况乃疏顽临事拙。
饥卧动即向一旬。
敝衣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
此老无声泪垂血!
病后遇过王倚饮赠歌
麟角凤觜世莫识,
煎胶续弦奇自见。
尚看王生抱此怀,
在于甫也何由羡?
且过王生慰畴昔,
素知贱子甘贫贱。
酷见冻馁不足耻,
多病沈年苦无健。
王生怪我颜色恶,
答云伏忱艰难遍:
疟疠三秋孰可忍?
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胝,
肉黄皮皱命如线。
惟生哀我未平复,
为我力致美淆膳。
遣人向市赊香粳,
唤妇出房亲自馔。
长安冬□(艹俎)酸且绿,
金城土酥静如练。
兼求畜豪且割鲜,
密沽斗酒谐终宴。
故人情义晚谁似?
令我手脚轻欲旋。
老马为驹信不虚,
当时得意况深眷。
但使残年饱吃饭,
只愿无事常相见!
示从孙济
平明跨驴出,
未知适谁门。
权门多〔口尊〕沓,
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
客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
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
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
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
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
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
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
薄俗难具论。
勿受外嫌猜,
同姓古所敦。
杜位宅守岁
守岁阿戎家,
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
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
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
烂醉是生涯。
元都坛歌寄元逸人
故人昔隐东蒙峰,
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
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元都坛,
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归夜啼山竹裂,
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诚长往,
芝草琅〔王干〕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
致身福地何萧爽。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求:讲给小学生的杜甫简介和杜甫故事等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简闭,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杜甫生平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孙咐返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则饥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史传论述
《新唐书·杜甫传》
作者:欧阳修宋祁摘自《新唐书艺文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賸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旧唐书·杜甫传》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注:应为开元末)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注:应为右卫率府参军)。十五载,禄山馅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注:时未尝到河西),谒肃宗于彭原(注:应为凤翔),拜右拾遗(注:应为左拾遗)。房〔王官〕为布衣时,与甫善。时〔王官〕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是年十月,〔王官〕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王官〕罢相。甫上疏言〔王官〕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王官〕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辅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注:成州之上漏去秦州),自负薪采〔木吕〕,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注:公不赴功曹之命,系代宗广德元年居梓、阆间事)。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注:武凡两镇成都,其在上元二年,则以绵州刺史迁东川节度,兼除西川。至以黄门侍郎再帅剑南,乃代宗广德二年事),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注:此在严再镇后,非上元也)。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公之去蜀东行,以公诗证之,当在严武未卒之前)。
及郭英□(“刈”的左部)代武镇成都,英□武人,粗暴,无能刺谒,耐游东蜀,依高适(注:时适已官京朝,不在东蜀,公亦未依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杨子琳功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注:去蜀后居夔且二年,史漏),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注:其时江陵无警),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注:自衡往郴,舟泊耒阳耳,未尝寓居也)。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注:阻水不在岳庙),旬日不得食。耒阳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注:当作大历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注:此说出于唐小说家,不可信,当以公诗正之),时年五十有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注:元氏撰墓系,无自耒阳之文),归葬于偃师西北首阳山之前。
天宝末诗人,甫与李白齐名,而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有饭颗山头之嘲诮(注:唐《本事诗》云:太白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此诗太白集不载,不可信)。元和中,词人元稹论李、杜之优劣,自后属文者,以稹论为是。
国学宝典——杜甫
[又名:杜工部,诗圣]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哺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年谱
712壬子睿宗太极一(玄宗先天一),杜甫生于河南巩县。
717丁巳玄宗开元五,杜甫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
718戊午玄宗开元六,杜甫七岁。始作诗文。
720庚申玄宗开元八,杜甫九岁。始。。。大字。
725乙丑玄宗开元一三,杜甫十四岁。壮游诗曰:「。。。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从,以我似班扬。」原注: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726丙寅玄宗开元一四,杜甫十五岁。百忧集行曰:「忆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730庚午玄宗开元一八,杜甫十九岁。游晋,至郇瑕(今山西猗氏县),从韦之晋、寇锡游。
731辛未玄宗开元一九,杜甫二十岁。游吴越。
732壬申玄宗开元二0,杜甫二十一岁。游吴越。
733癸酉玄宗开元二一闰三月,杜甫二十二岁。游吴越。
734甲戌玄宗开元二二,杜甫二十三岁。游吴越。
735乙亥玄宗开元二三闰十一月,杜甫二十四岁。自吴越归东都,举进士,不第。
736丙子玄宗开元二四,杜甫二十五岁。游齐赵。交苏源明。
737丁丑玄宗开元二五,杜甫二十六岁。游齐赵。
738戊寅玄宗开元二六,杜甫二十七岁。游齐赵。
739己卯玄宗开元二七,杜甫二十八岁。游齐赵。
740庚辰玄宗开元二八,杜甫二十九岁。游齐赵。
741辛巳玄宗开元二九,杜甫三十岁。归东都。筑陆浑庄,于寒食日祭远祖当阳君。
742壬午玄宗天宝一,杜甫三十一岁。在东都。姑万年县君卒于东京仁风里。六月,还殡于河南县,公作墓志。
743癸未玄宗天宝二,杜甫三十二岁。在东都。
744甲申玄宗天宝三,杜甫三十三岁。在东都。五日,祖母范阳太君卒于陈留之私第。八月,归葬偃师,公作墓志。是年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尝渡河游王屋山,谒道士华盖君,而其人已亡。
745乙酉玄宗天宝四,杜甫三十四岁。再游齐、鲁。是时李之芳为齐州司马。夏日,李邕自北海郡来齐州,公尝从游,陪宴历下亭及鹤山湖亭。旋暂如临邑(属齐州)。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公赠白诗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者是也。俄而工将西去,白亦有江东之游,城东石门一别遂无复相见之日矣。
746丙戌玄宗天宝五闰十月,杜甫三十五岁。自齐、鲁归长安。从汝阳王琎、驸马郑潜耀游。
747丁亥玄宗天宝六,杜甫三十六岁。在长安。
748戊子玄宗天宝七,杜甫三十七岁。在长安。屡上诗韦济,求汲引。与书家顾诫奢订交,约当此时。
749己丑玄宗天宝八,杜甫三十八岁。在长安。冬日,归东都,因谒玄元皇帝庙,观吴道子所画壁。
750庚寅玄宗天宝九,杜甫三十九岁。来长安。初遇郑虔。
751辛卯玄宗天宝一0,杜甫四十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秋,病疟。友人魏君冒雨见访,因作秋述贻之。病后过王倚,王饷以酒馔,感激作歌赠之。是年,在杜位宅守岁。
752壬辰玄宗天宝一一,杜甫四十一岁。在长安。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暮春,暂归东都。冬,高适随歌舒翰入朝,与公暂集,俄复别去,公有诗送之。
753癸巳玄宗天宝一二,杜甫四十二岁。在长安。首夏,同郑虔游何将军山林。次子宗武约生于此年秋。
754甲午玄宗天宝一三闰十一月,杜甫四十三岁。在长安。进封西岳赋。自东都移家至长安,居南城之下杜城。因田梁丘投诗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岁中,张�自卢溪召还,再迁为太常卿,公复上诗求助。又进雕赋,表中词益哀激。秋后,淫雨害稼,物价暴贵,公生计益艰,遂携家往奉先,馆于廨舍。
755乙未玄宗天宝一四,安禄山反。杜甫四十四岁。在长安。岁中往白水县,省舅氏崔十九翁。九月,同崔至奉先。十月,归长安,授河西尉(河西县故城在今云南河西县境),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又赴奉先探妻子,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岁暮,丧幼子。
756丙申肃宗至德一(玄宗天宝一五)七月改元,安禄山称大燕皇帝。玄宗奔蜀。杀王国忠、杨贵妃。杜甫四十五岁。岁初,在长安。五月,至奉先壁难,携眷来往白水,寄居舅氏崔少府高斋。六月,又自白水取道华原,赴鄜州(今陜西鄜县)。至三川县同家洼,寓故人孙宰家。闻肃宗及位灵武,即留妻子于三川,孓身从芦子关奔行在所。途中为贼所得,遂至长安。九月,于长安路隅遇宗室子弟,乞舍身为奴,感恸作哀王孙。
757丁酉肃宗至德二闰八月,安庆绪杀禄山。张巡、许远战死。郭子仪复东京。史思明等降。杜甫四十六岁。春,陷贼中。在长安时从赞公苏端游。四月,自金光门出,间道窜归凤翔。五月十六日,拜左拾遗。是月,房管得罪,公抗述救之。肃宗怒,诏三司推问,张镐、韦陟等救之,仍放就列。六月,同裴荐等四人荐岑参。闰八月,墨制放还鄜州省家。于是徒步出凤翔,至邠州,始从李嗣业借得乘马。归家卧病数日。作北征。十一月,自鄜州至京师。
758戊戌肃宗乾元一(至德三)二月改元,复以载为年,史思明反。杜甫四十七岁。任左拾遗。春,贾至、王维、岑参皆在谏省,时共酬唱。时毕曜亦在京师,居公之邻舍。四月,玄宗亲享九庙,公得陪祀。六月,房管因贺兰进明谮,贬为邠州刺史。公坐管***,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是秋,尝至蓝田县访崔兴宗、王维。冬末,以事归东都陆浑庄,尝遇孟云卿于湖城县城东。
759己亥肃宗乾元二,史思明称燕王。杜甫四十八岁。春,自东都归华州(陜西华县),途中作三吏、三别六首。时属关辅饥馑。遂以七月弃官西去。度陇,赴秦州(甘肃天水)。是时有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寄李白二十韵。又有寄高适、岑参、贾至、严武、郑虔、毕曜、薛据及张彪诗。时赞公亦谪居秦州,尝为公盛言西枝村之胜,因作计卜居。置草堂,未成,会同谷宰来书言同谷可居,遂以十月,赴同谷。途经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皆有诗。至同谷,居栗亭。贫益甚,拾橡栗,掘黄独以自给。居不逾月,又赴成都。以十二月一日就道,经木皮岭、白沙渡、飞仙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岁终至成都,寓居浣花溪寺。时高适方刺彭州,公甫到成都,适即寄诗问讯。
760庚子肃宗上元一(乾元三年)闰四月改元,杜甫四十九岁。在成都。春,卜居西郭之浣花里。表弟王十五司马遗赀营造,徐卿(疑即知道)、萧实、何雍、韦班(应物侄)三明府供果木栽,开岁始事,季春落成。时韦偃寓居蜀中,尝为公画壁。初秋,暂游新津,晤裴迪。秋晚至蜀州,晤高适。冬,复在成都。
761辛丑肃宗上元二,史朝义杀史思明。杜甫五十岁。居草堂。开岁,又往新津。二月,归成都。秋,至青城。旋又归成都。是时多病,生计艰窘。始有迁地吴楚之念。冬,高适至成都,尝同王抡过草堂会饮。
762壬寅肃宗宝应一四月改元,帝及玄宗崩,太子豫及位。诗人李白死(701-762)。杜甫五十一岁。自春至夏,居草堂。与严武唱和甚密。武时有馈赠。七月,送严武还朝,以舟至绵州,抵奉济驿,登陆,遂分手而还。会徐知道反,道阻,乃入梓州。秋末,回成都迎家至梓,然颇有东游之意。十一月,往射洪县,到金华山玉京观,寻陈子昂读书堂遗迹。又访县北东武山子昂故宅。旋复南之通泉县,访郭元振故居,于庆善寺观薛稷书画壁。又于县署壁后观稷所画鹤。
763癸卯代宗广德一(宝应二)七月改元闰正月,李怀仙杀史朝义。杜甫五十二岁。正月,在梓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便欲还都,俄而复思东下吴楚。间尝至阆州(四川阆中),因游牛头、兜率、惠义诸寺。既归梓,又因送辛员外,至绵州。自绵归梓。又往汉州。夏,返梓州。初秋,复别梓赴阆。九月,祭房管。秋尽,得家书,知女病,因急归梓。十一月,将出峡为吴楚之游,于是命弟占归成都检校草堂。
764甲辰代宗广德二,杜甫五十三岁。春首,自梓州絜家东荍出峡,先至阆州。会朝廷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以行程既定,不赴召。二月,离阆东去,闻严武将再镇蜀,大喜,遂改计却赴成都。三月,归成都。六月,严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秋,居幕中,颇不乐,因上诗严武述胸臆。遂得乞假暂归草堂。是时,曹霸在成都,公作丹青引赠之。弟颖往齐州。岁晚,因事寄诗贾至。是年与严武唱和最密。
765乙巳代宗永泰一闰十月,杜甫五十四岁。正月三日,辞幕府,归浣花溪。自春徂夏,居草堂。五月,携家离草堂南下。至嘉州(四川乐山)。六月,至戎州(四川宜宾)。自戎州至渝州(重庆)。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入秋,至忠州(四川忠县),居龙兴寺院。九月,至云安县(四穿白帝城)。因病,遂留居云安,馆于严明府之水阁。
766丙午代宗大历一(永泰二年)十一月改元,杜甫五十五岁。春,在云安。时岑参方为嘉州刺史,寄诗赠之。春晚,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日,移寓西阁。秋后,柏茂琳为夔州都督,公颇蒙资助。是年多追忆旧游之作。
767丁未代宗大历二,杜甫五十六岁。在夔州。春,自西阁移居赤甲。三月,迁居瀼西草屋。附宅有果园四十亩,蔬圃数亩,又有稻田若干顷,在江北之东屯。弟观自京师来。秋,因获稻暂住东屯。适吴司法自忠州来,音以瀼西草堂借吴居之。是时,始复动东游荆湘之意。十月十九日,于夔州别驾元持宅观李十二娘舞「剑器」。本年冬,仍复多病。秋,左耳始聋。
768戊申代宗大历三闰六月,杜甫五十七岁。正月中旬,去夔出峡。临去,以瀼西果园赠南卿兄。三月,至江陵。夏日,暂如外邑。留江陵数月,颇不得意。秋末,移居公安县。遇顾诫奢、李晋肃(贺父)及僧太易,留憩公安数月。岁晏,至岳州。
769己酉代宗大历四,杜甫五十八岁。正月,自岳州至南岳,游道林二寺,观宋之问题壁。宿青草湖,又宿白沙驿。过湘阴,谒’湘夫人祠。更溯流而上,以二月初抵凿石浦,宿之。又过津口,次空灵岸。宿花石戌,次晚洲(在湘潭)。三月,抵潭州(湖南长沙)。发潭州,次白马潭,入乔口。至铜官渚,阻风。发铜官,宿新康江口。次双枫浦,遂抵衡州(湖南衡阳)。夏,畏热,复回潭州。时苏涣居江侧,忽一日,访公于舟中,公请涣诵诗,大赏异之,遂订交焉。终岁在潭州。
770庚戌代宗大历五,杜甫卒(712-770)。杜甫五十九岁。春,在潭州。正月二十一日,检故帙,得高适上元二年人日见寄诗,因追酬一首,寄示汉中王瑀及敬超先。暮春,逢李龟年。四月,避乱入衡州。欲往郴州依舅氏崔伟,因至耒阳,时属江涨,泊方田绎,半旬不得食。聂令驰书为致牛炙白酒。盛夏回棹,秋至潭州,小憩,遂遍别亲友,溯湘而下,将出沔鄂,由襄阳转洛阳迻逦归长安。冬天11月,竟以寓卒于潭岳间的一条小船上,旅殡岳阳。
杜甫简介和诗词
[编辑本段]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轮伏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少陵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所说的茅庐,即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编辑本段]杜甫生平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时二十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旦桐猛,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模桥、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为著名的诗局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编辑本段]史传论述
《新唐书·杜甫传》
作者:欧阳修宋祁摘自《新唐书艺文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賸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旧唐书·杜甫传》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注:应为开元末)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注:应为右卫率府参军)。十五载,禄山馅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注:时未尝到河西),谒肃宗于彭原(注:应为凤翔),拜右拾遗(注:应为左拾遗)。房〔王官〕为布衣时,与甫善。时〔王官〕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是年十月,〔王官〕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王官〕罢相。甫上疏言〔王官〕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王官〕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辅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注:成州之上漏去秦州),自负薪采〔木吕〕,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注:公不赴功曹之命,系代宗广德元年居梓、阆间事)。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注:武凡两镇成都,其在上元二年,则以绵州刺史迁东川节度,兼除西川。至以黄门侍郎再帅剑南,乃代宗广德二年事),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注:此在严再镇后,非上元也)。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公之去蜀东行,以公诗证之,当在严武未卒之前)。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耐游东蜀,依高适(注:时适已官京朝,不在东蜀,公亦未依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功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注:去蜀后居夔且二年,史漏),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注:其时江陵无警),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注:自衡往郴,舟泊耒阳耳,未尝寓居也)。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注:阻水不在岳庙),旬日不得食。耒阳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注:当作大历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注:此说出于唐小说家,不可信,当以公诗正之),时年五十有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注:元氏撰墓系,无自耒阳之文),归葬于偃师西北首阳山之前。
天宝末诗人,甫与李白齐名,而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有饭颗山头之嘲诮(注:唐《本事诗》云:太白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此诗太白集不载,不可信)。元和中,词人元稹论李、杜之优劣,自后属文者,以稹论为是。
国学宝典——杜甫
[又名:杜工部,诗圣]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哺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编辑本段]杜甫年谱
712壬子睿宗太极一(玄宗先天一),杜甫生于河南巩县。
717丁巳玄宗开元五,杜甫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
718戊午玄宗开元六,杜甫七岁。始作诗文。
720庚申玄宗开元八,杜甫九岁。始。。。大字。
725乙丑玄宗开元一三,杜甫十四岁。壮游诗曰:「。。。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从,以我似班扬。」原注: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726丙寅玄宗开元一四,杜甫十五岁。百忧集行曰:「忆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730庚午玄宗开元一八,杜甫十九岁。游晋,至郇瑕(今山西猗氏县),从韦之晋、寇锡游。
731辛未玄宗开元一九,杜甫二十岁。游吴越。
732壬申玄宗开元二0,杜甫二十一岁。游吴越。
733癸酉玄宗开元二一闰三月,杜甫二十二岁。游吴越。
734甲戌玄宗开元二二,杜甫二十三岁。游吴越。
735乙亥玄宗开元二三闰十一月,杜甫二十四岁。自吴越归东都,举进士,不第。
736丙子玄宗开元二四,杜甫二十五岁。游齐赵。交苏源明。
737丁丑玄宗开元二五,杜甫二十六岁。游齐赵。
738戊寅玄宗开元二六,杜甫二十七岁。游齐赵。
739己卯玄宗开元二七,杜甫二十八岁。游齐赵。
740庚辰玄宗开元二八,杜甫二十九岁。游齐赵。
741辛巳玄宗开元二九,杜甫三十岁。归东都。筑陆浑庄,于寒食日祭远祖当阳君。
742壬午玄宗天宝一,杜甫三十一岁。在东都。姑万年县君卒于东京仁风里。六月,还殡于河南县,公作墓志。
743癸未玄宗天宝二,杜甫三十二岁。在东都。
744甲申玄宗天宝三,杜甫三十三岁。在东都。五日,祖母范阳太君卒于陈留之私第。八月,归葬偃师,公作墓志。是年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尝渡河游王屋山,谒道士华盖君,而其人已亡。
745乙酉玄宗天宝四,杜甫三十四岁。再游齐、鲁。是时李之芳为齐州司马。夏日,李邕自北海郡来齐州,公尝从游,陪宴历下亭及鹤山湖亭。旋暂如临邑(属齐州)。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公赠白诗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者是也。俄而工将西去,白亦有江东之游,城东石门一别遂无复相见之日矣。
746丙戌玄宗天宝五闰十月,杜甫三十五岁。自齐、鲁归长安。从汝阳王琎、驸马郑潜耀游。
747丁亥玄宗天宝六,杜甫三十六岁。在长安。
748戊子玄宗天宝七,杜甫三十七岁。在长安。屡上诗韦济,求汲引。与书家顾诫奢订交,约当此时。
749己丑玄宗天宝八,杜甫三十八岁。在长安。冬日,归东都,因谒玄元皇帝庙,观吴道子所画壁。
750庚寅玄宗天宝九,杜甫三十九岁。来长安。初遇郑虔。
751辛卯玄宗天宝一0,杜甫四十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秋,病疟。友人魏君冒雨见访,因作秋述贻之。病后过王倚,王饷以酒馔,感激作歌赠之。是年,在杜位宅守岁。
752壬辰玄宗天宝一一,杜甫四十一岁。在长安。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暮春,暂归东都。冬,高适随歌舒翰入朝,与公暂集,俄复别去,公有诗送之。
753癸巳玄宗天宝一二,杜甫四十二岁。在长安。首夏,同郑虔游何将军山林。次子宗武约生于此年秋。
754甲午玄宗天宝一三闰十一月,杜甫四十三岁。在长安。进封西岳赋。自东都移家至长安,居南城之下杜城。因田梁丘投诗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岁中,张�自卢溪召还,再迁为太常卿,公复上诗求助。又进雕赋,表中词益哀激。秋后,淫雨害稼,物价暴贵,公生计益艰,遂携家往奉先,馆于廨舍。
755乙未玄宗天宝一四,安禄山反。杜甫四十四岁。在长安。岁中往白水县,省舅氏崔十九翁。九月,同崔至奉先。十月,归长安,授河西尉(河西县故城在今云南河西县境),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又赴奉先探妻子,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岁暮,丧幼子。
756丙申肃宗至德一(玄宗天宝一五)七月改元,安禄山称大燕皇帝。玄宗奔蜀。杀杨国忠、杨贵妃。杜甫四十五岁。岁初,在长安。五月,至奉先壁难,携眷来往白水,寄居舅氏崔少府高斋。六月,又自白水取道华原,赴鄜州(今陜西鄜县)。至三川县同家洼,寓故人孙宰家。闻肃宗及位灵武,即留妻子于三川,孓身从芦子关奔行在所。途中为贼所得,遂至长安。九月,于长安路隅遇宗室子弟,乞舍身为奴,感恸作哀王孙。
757丁酉肃宗至德二闰八月,安庆绪杀禄山。张巡、许远战死。郭子仪复东京。史思明等降。杜甫四十六岁。春,陷贼中。在长安时从赞公苏端游。四月,自金光门出,间道窜归凤翔。五月十六日,拜左拾遗。是月,房管得罪,公抗述救之。肃宗怒,诏三司推问,张镐、韦陟等救之,仍放就列。六月,同裴荐等四人荐岑参。闰八月,墨制放还鄜州省家。于是徒步出凤翔,至邠州,始从李嗣业借得乘马。归家卧病数日。作北征。十一月,自鄜州至京师。
758戊戌肃宗乾元一(至德三)二月改元,复以载为年,史思明反。杜甫四十七岁。任左拾遗。春,贾至、王维、岑参皆在谏省,时共酬唱。时毕曜亦在京师,居公之邻舍。四月,玄宗亲享九庙,公得陪祀。六月,房管因贺兰进明谮,贬为邠州刺史。公坐管***,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是秋,尝至蓝田县访崔兴宗、王维。冬末,以事归东都陆浑庄,尝遇孟云卿于湖城县城东。
759己亥肃宗乾元二,史思明称燕王。杜甫四十八岁。春,自东都归华州(陜西华县),途中作三吏、三别六首。时属关辅饥馑。遂以七月弃官西去。度陇,赴秦州(甘肃天水)。是时有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寄李白二十韵。又有寄高适、岑参、贾至、严武、郑虔、毕曜、薛据及张彪诗。时赞公亦谪居秦州,尝为公盛言西枝村之胜,因作计卜居。置草堂,未成,会同谷宰来书言同谷可居,遂以十月,赴同谷。途经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皆有诗。至同谷,居栗亭。贫益甚,拾橡栗,掘黄独以自给。居不逾月,又赴成都。以十二月一日就道,经木皮岭、白沙渡、飞仙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岁终至成都,寓居浣花溪寺。时高适方刺彭州,公甫到成都,适即寄诗问讯。
760庚子肃宗上元一(乾元三年)闰四月改元,杜甫四十九岁。在成都。春,卜居西郭之浣花里。表弟王十五司马遗赀营造,徐卿(疑即知道)、萧实、何雍、韦班(应物侄)三明府供果木栽,开岁始事,季春落成。时韦偃寓居蜀中,尝为公画壁。初秋,暂游新津,晤裴迪。秋晚至蜀州,晤高适。冬,复在成都。
761辛丑肃宗上元二,史朝义杀史思明。杜甫五十岁。居草堂。开岁,又往新津。二月,归成都。秋,至青城。旋又归成都。是时多病,生计艰窘。始有迁地吴楚之念。冬,高适至成都,尝同王抡过草堂会饮。
762壬寅肃宗宝应一四月改元,帝及玄宗崩,太子豫及位。诗人李白死(701-762)。杜甫五十一岁。自春至夏,居草堂。与严武唱和甚密。武时有馈赠。七月,送严武还朝,以舟至绵州,抵奉济驿,登陆,遂分手而还。会徐知道反,道阻,乃入梓州。秋末,回成都迎家至梓,然颇有东游之意。十一月,往射洪县,到金华山玉京观,寻陈子昂读书堂遗迹。又访县北东武山子昂故宅。旋复南之通泉县,访郭元振故居,于庆善寺观薛稷书画壁。又于县署壁后观稷所画鹤。
763癸卯代宗广德一(宝应二)七月改元闰正月,李怀仙杀史朝义。杜甫五十二岁。正月,在梓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便欲还都,俄而复思东下吴楚。间尝至阆州(四川阆中),因游牛头、兜率、惠义诸寺。既归梓,又因送辛员外,至绵州。自绵归梓。又往汉州。夏,返梓州。初秋,复别梓赴阆。九月,祭房管。秋尽,得家书,知女病,因急归梓。十一月,将出峡为吴楚之游,于是命弟占归成都检校草堂。
764甲辰代宗广德二,杜甫五十三岁。春首,自梓州絜家东荍出峡,先至阆州。会朝廷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以行程既定,不赴召。二月,离阆东去,闻严武将再镇蜀,大喜,遂改计却赴成都。三月,归成都。六月,严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秋,居幕中,颇不乐,因上诗严武述胸臆。遂得乞假暂归草堂。是时,曹霸在成都,公作丹青引赠之。弟颖往齐州。岁晚,因事寄诗贾至。是年与严武唱和最密。
765乙巳代宗永泰一闰十月,杜甫五十四岁。正月三日,辞幕府,归浣花溪。自春徂夏,居草堂。五月,携家离草堂南下。至嘉州(四川乐山)。六月,至戎州(四川宜宾)。自戎州至渝州(重庆)。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入秋,至忠州(四川忠县),居龙兴寺院。九月,至云安县(四穿白帝城)。因病,遂留居云安,馆于严明府之水阁。
766丙午代宗大历一(永泰二年)十一月改元,杜甫五十五岁。春,在云安。时岑参方为嘉州刺史,寄诗赠之。春晚,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日,移寓西阁。秋后,柏茂琳为夔州都督,公颇蒙资助。是年多追忆旧游之作。
767丁未代宗大历二,杜甫五十六岁。在夔州。春,自西阁移居赤甲。三月,迁居瀼西草屋。附宅有果园四十亩,蔬圃数亩,又有稻田若干顷,在江北之东屯。弟观自京师来。秋,因获稻暂住东屯。适吴司法自忠州来,音以瀼西草堂借吴居之。是时,始复动东游荆湘之意。十月十九日,于夔州别驾元持宅观李十二娘舞「剑器」。本年冬,仍复多病。秋,左耳始聋。
768戊申代宗大历三闰六月,杜甫五十七岁。正月中旬,去夔出峡。临去,以瀼西果园赠南卿兄。三月,至江陵。夏日,暂如外邑。留江陵数月,颇不得意。秋末,移居公安县。遇顾诫奢、李晋肃(贺父)及僧太易,留憩公安数月。岁晏,至岳州。
769己酉代宗大历四,杜甫五十八岁。正月,自岳州至南岳,游道林二寺,观宋之问题壁。宿青草湖,又宿白沙驿。过湘阴,谒’湘夫人祠。更溯流而上,以二月初抵凿石浦,宿之。又过津口,次空灵岸。宿花石戌,次晚洲(在湘潭)。三月,抵潭州(湖南长沙)。发潭州,次白马潭,入乔口。至铜官渚,阻风。发铜官,宿新康江口。次双枫浦,遂抵衡州(湖南衡阳)。夏,畏热,复回潭州。时苏涣居江侧,忽一日,访公于舟中,公请涣诵诗,大赏异之,遂订交焉。终岁在潭州。
770庚戌代宗大历五,杜甫卒(712-770)。杜甫五十九岁。春,在潭州。正月二十一日,检故帙,得高适上元二年人日见寄诗,因追酬一首,寄示汉中王瑀及敬超先。暮春,逢李龟年。四月,避乱入衡州。欲往郴州依舅氏崔伟,因至耒阳,时属江涨,泊方田绎,半旬不得食。聂令驰书为致牛炙白酒。盛夏回棹,秋至潭州,小憩,遂遍别亲友,溯湘而下,将出沔鄂,由襄阳转洛阳迻逦归长安。冬天11月,竟以寓卒于潭岳间的一条小船上,旅殡岳阳。
[编辑本段]杜甫著作
卜居
堂成
蜀相
为农
有客
狂夫
田舍
江村
野老
遣兴
南邻
恨别
客至
江亭
可惜
独酌
寒食
石镜
琴台
病柏
枯棕
不见
大雨
四松
归雁
去蜀
除草
成都府
丈人山
石笋行
赠花卿
少年行
大麦行
题桃树
漫城二诗
春夜喜雨
草堂即事
绝句二首
绝句六首
绝句四首
春水生二绝
戏作花卿歌
春日江村五首
酬高使君相赠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江南逢李龟年
天末怀李白
月夜忆舍弟
兵车行
杜甫草堂 到 梁家巷 公车
从杜甫草堂(站)到梁家巷的公交换乘方案
1.
47路转34公交专线路
[往东北走10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47路(2站)到青羊嫌锋宫站乘34公交专线路(9站)到梁家巷站[往西北走90米],约8.0公里
2.
82路转32路
从草堂寺站乘82路(2站)到新成温路口站乘32路(11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9.6公里
3.
309路转34公交专线路
从草堂寺站乘309路(3站)到百花中心站[往东南走60米]乘34公交专线路(10站)到梁家巷站[往西北走90米],约9.2公里
4.
309A路转34公交专线路
从草堂寺站乘309A路(3站)到百花中心站[往东南走60米]乘34公交专线路(10站)到梁家巷站[往西北走90米],约9.2公里
5.
319路转34公交专线路
从草堂寺站乘319路(3站)到百花中心站[往东南走60米]乘34公交专线路(10站)到梁家巷站[往西北走90米],约9.2公里
6.
82路转1路
从草堂寺站乘82路(5站)到高升桥站乘1路(14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0.4公里
7.
301路转1路
从杜甫草堂站乘301路(6站)到高升桥站乘1路(14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早者磨走120米],约10.4公里
8.
47路转64路
[往东北走10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47路(4站)到通惠门站乘64路(12站)到解放路二段站[往东北走180米],约8.6公里
9.
88路转34公交专线路
[往东北走10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88路(3站)到百花中心站[往东南走60米]乘34公交专线路(10站)到梁家巷站[往西北走90米],约9.2公里
10.
47路转302路
[往东北走10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47路(2站)到青羊宫站乘302路(16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0.6公里
11.
47路转55K路
[往东北走10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47路(11站)到城守东大街站[往东北走50米]乘55K路(3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90米],约9.6公里
12.
35路转302路
从草堂寺站乘35路(2站)到青羊宫站[往东北走160米]乘302路(16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0.3公里
13.
88路转113路
[往东北走12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88路(2站)到成温立交桥站[往东南走50米]从成温立交桥东站乘113路(14站)到梁家巷站[往东走170米],约9.8公里
14.
82路转64路
从草堂寺站乘82路(3站)到清溪西路站乘64路(16站)到解放路二段站[往东北走180米],约12.1公里
15.
47路转1路
[往东北走10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47路(9站)到东御街站[往东南走220米]从大业路站乘1路(7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8.8公里
16.
309路转302路
从草堂寺站乘309路(3站)到百花中心站[往东南走120米]从一环路大石路口北站乘302路(17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1.9公里
17.
309A路转302路
从草堂寺站乘陆斗309A路(3站)到百花中心站[往东南走120米]从一环路大石路口北站乘302路(17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1.9公里
18.
319路转302路
从草堂寺站乘319路(3站)到百花中心站[往东南走120米]从一环路大石路口北站乘302路(17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1.9公里
19.
82路转302路
从草堂寺站乘82路(2站)到青羊宫站[往东北走220米]乘302路(16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0.5公里
20.
301路转302路
从杜甫草堂站乘301路(3站)到青羊宫站[往东北走220米]乘302路(16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0.5公里
21.
88路转32路
[往东北走12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88路(3站)到清溪西路东站[往南走160米]从二环路府南新区路口站乘32路(10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9.9公里
22.
319路转32路
从草堂寺站乘319路(6站)到二十一世纪花园站[往西南走40米]乘32路(15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4.0公里
23.
309A路转32路
从草堂寺站乘309A路(6站)到二十一世纪花园站[往西南走40米]乘32路(15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4.0公里
24.
88路转302路
[往东北走10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88路(3站)到百花中心站[往东南走120米]从一环路大石路口北站乘302路(17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1.9公里
25.
88路转64路
[往东北走12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88路(3站)到清溪西路东站乘64路(16站)到解放路二段站[往东北走180米],约12.0公里
26.
35路转55K路
从草堂寺站乘35路(7站)到龙江路西站[往西走160米]从新南路站乘55K路(4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90米],约11.4公里
27.
19路转302路
[往东北走10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19路(2站)到青羊宫站[往东北走220米]乘302路(16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0.5公里
28.
35路转53路
从草堂寺站乘35路(3站)到大石东路站乘53路(10站)到马鞍北路站[往西北走510米],约9.0公里
29.
82路转27路
从草堂寺站乘82路(2站)到青羊宫站乘27路(20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90米],约14.4公里
30.
309路转27路
从草堂寺站乘309路(2站)到青羊宫站乘27路(20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90米],约14.4公里
31.
309A路转27路
从草堂寺站乘309A路(2站)到青羊宫站乘27路(20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90米],约14.4公里
32.
301路转27路
从杜甫草堂站乘301路(3站)到青羊宫站乘27路(20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90米],约14.4公里
33.
319路转27路
从草堂寺站乘319路(2站)到青羊宫站乘27路(20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90米],约14.4公里
34.
47路转32路
[往东北走12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47路(5站)到金沙公交站[往西南走160米]从金沙车站乘32路(13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1.5公里
35.
19路转32路
[往东北走12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19路(5站)到金沙公交站[往西南走160米]从金沙车站乘32路(13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1.6公里
36.
47路转53路
[往东北走10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47路(7站)到人民公园站乘53路(7站)到马鞍北路站[往西北走510米],约8.7公里
37.
19路转1路
[往东北走10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19路(5站)到高升桥站[往东北走300米]乘1路(14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0.2公里
38.
19路转60路
[往东北走10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19路(10站)到一环路南二段站乘60路(14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5.4公里
39.
88路转27路
[往东北走10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88路(2站)到青羊宫站乘27路(20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90米],约14.4公里
40.
19路转27路
[往东北走10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19路(2站)到青羊宫站乘27路(20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90米],约14.4公里
41.
301路转80路
从杜甫草堂站乘301路(19站)到新华公园站[往东北走40米]乘80路(7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6.2公里
42.
301路转60路
从杜甫草堂站乘301路(16站)到东安南路站[往东南走190米]从天祥寺站乘60路(7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4.0公里
43.
301路转308路
从杜甫草堂站乘301路(19站)到新华公园站[往东北走40米]乘308路(6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90米],约15.3公里
44.
35路转27路
从草堂寺站乘35路(2站)到青羊宫站[往东南走130米]乘27路(20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90米],约14.2公里
45.
120路转34路
[往西走560米]从二环路光华大道口站乘120路(9站)到火车北站公交站乘34路(5站)到梁家巷站[往西北走90米],约9.3公里
46.
51路转34路
[往西走560米]从二环路光华大道口站乘51路(10站)到火车北站公交站乘34路(5站)到梁家巷站[往西北走90米],约9.4公里
47.
79路转32路
[往西走570米]从二环路光华大道口站乘79路(1站)到新成温路口站乘32路(11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9.0公里
48.
120路转32路
[往西走560米]从二环路光华大道口站乘120路(1站)到新成温路口站乘32路(11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9.1公里
49.
51路转32路
[往西走560米]从二环路光华大道口站乘51路(1站)到新成温路口站乘32路(11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9.1公里
50.
47路转60路
[往东北走100米]从草堂北路南站乘47路(15站)到牛王庙站[往东北走160米]从牛王庙路口站乘60路(10站)到梁家巷站[往东南走120米],约14.1公里
关于公与憩小说730章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